那年春日,清华园中繁花盛开,故事缓缓伸展起花瓣,绽放出一段流年。若只有花前月下,浪漫情话,那便是俗世最寻常的相遇,是万千爱情故事中面目相似的某一件。当名满清华的儒雅才子,遇见温婉清秀的大家闺秀,命定的情缘瞬间解锁,两人心灵碰撞,灵魂契合,谱出静水流深的爱情篇章。若干年后,才子以一部《围城》名满天下。人们在他的文字世界里找到了相似的困惑和疑问,可他自己,却始终携着妻子的手,走过跌宕起伏的时光。他就是钱钟书,他带着平和温润的心,驻守在他们的围城里,岁岁年年,彼此相守。杨绛不是寻常庸脂,她结合了貌似各不相容得三者——妻子、情人、朋友。只有她,能伫立在这位倾世才子的身边,时刻保持步伐一致,执手到天荒地老。我相信,每一个能够活到百岁的人都不简单。在他们的处事哲学中,蕴含着最简单又最深刻的大智慧。记得当年在英国留学的时候,为了能给钱钟书做上一顿红烧肉,杨绛屡败屡试的尝试;记得在上学打球时,为了赢得球赛,她的付出全力一拼;记得回到祖国后,面对钱钟书的离别,杨绛带着理解与微笑独自承担着养育女儿的任务……在她的面前,仿佛一切难事都变得简单。她从未因任何失败而气恼,更不会因为任何挫折而跟自己过不去。所以,哪怕在“文革”时,她被游街批斗,回到家后她又重拾微笑,继续给予丈夫和女儿生存的力量。她总是那般从容,不论遇到何时,都能泰然以对。这处事之道说起来简单,人世之上又有几人可以真正做到呢?古往今来,神仙眷侣当是如此。如冰心言:他们是中国作家中最美满幸福的一对,学者才子,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他们有风骨、风度,又有风趣,是我永远不会忘记的可敬可爱的一对朋友。晚年的钱钟书与杨绛有个默契的约定,出版的东西都是对方给写题目。这对文学史上情深意浓的夫妇,为我们唱出了动人的爱情赞歌。乱世之中,他建下一座围城,也为自己圈下一方净土。他们的爱情像一幕剧,证实了《圣经》里的那句话:“有的时候,人和人的缘分,一面就足够了,他就是你前世的人。”这一世,钱钟书与杨绛携手走过了大半个世纪。他们经历太多,在他们的爱情故事中,总是聚少离多,总是有太多的等待。若有来生,当他们再度携手同行,那时候,希望能少一些离别,多一些欢聚,希望能少一些等待,多一些同行。人们总喜爱将今生遗憾许给来世,其实来世如此虚无缥缈,谁又知晓是否真实存在?然而作为尘世中的看客,却希望世间当真能有来世,只希望这一段爱恋不会在这个世纪就此终止,希望在几百年或者几千年后,又有一个杨绛,在紫罗兰的芳香中,邂逅那时候的钱钟书。天妒美满,斯人已逝,在最渴望美满温暖的风烛残年,杨绛先生在一人寻觅归途,六十三年相濡以沫,他们经历过离别、战争、疾病,但最终阴阳相隔,痴情难忘。“梦魂长逐漫漫絮,身骨终拼寸寸灰”,杨绛先生走过了百岁人生,仍旧平静淡雅,时光流逝,有时生活会褪去最华丽的色彩,露出朴素的底色,可有些东西从未改变。她将一腔思念化在笔尖,用记忆拾起一串串温暖的往事。看过杨绛先生写的《我们仨》,字里行间,人们惊讶,原来爱情可以不为死亡所终止,仍可连绵延续,生生不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cyrz/8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