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汽车博物馆为了让大家了解更有趣的汽车人文故事,特邀喜马拉雅历史人文十大实力主播FM诗展,盘点博物馆珍贵藏品,特制8期节目,与您相约,不见不散。
史上第一位开车的女人11:23来自上海汽车博物馆READING
贝尔塔,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司机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视频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里面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时候。故事的开始,一帮妇女在田地里辛苦地劳作,沉重的犁压弯了她们的腰。这时一个小女孩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个穿着考究的女人,带着两个男孩,乘坐着一辆三个轮子的马车缓缓驶来,最可怕的是,这架马车前面并没有马,它就那样自己在马路上行使,屁股后面冒出滚滚浓烟,传来阵阵臭味儿。
小女孩丢下手里的活计往村子里跑去,边跑边喊女巫来啦,女巫来了。在她那可怜的小脑袋瓜里,这是唯一的答案了。喊声传来,镇上顿时骚乱起来,教堂里的神父也跌跌撞撞地跑了出来。所有人都看着这个冒着黑烟的机器怪物啧啧称奇,但又不敢靠近,怕中了女巫的黑魔法。尽管已经是工业革命时代了,但是在乡下,这种事还很有市场。
走着走着,这个机械怪物来到了一个缓坡,没爬上去,然后砰的一声安静了。马车上的女人下了车,东敲敲西看看,有点儿无能为力的样子。看着怪物自己咽气儿了,围观的人发出阵阵哄笑。在众目睽睽之下,女人走向路边的药房,然而怎么敲门都没有人开。人群又是一阵哄笑,但却没有谁打算伸出援手。这时候,刚才喊女巫的那个小女孩已经镇定了下来,她向女人使了个眼色,眼光瞟向了街边的酒吧。
女人心领神会,推门走进了酒吧。酒吧里的男人们都安静了下来,看着这个不速之客。谁是医生,女人问到。一个醉眼惺忪的男人抬起头来,问道,你有什么事?不是我,是我的马车。女人回答说,我需要1升轻石油。你想毒死你的马吗?医生问道。女人回答说,你就给我轻石油就行了。
拿到轻石油,女人来到车子旁,把石油灌进去。然后用头上的别针捅了捅,然后让大一点儿的男孩去摇动车后面的把手。很快,整辆车又颤抖了起来。女人和男孩们坐上车,突突突,这辆没有马的魔法车再次上路了,身后是目瞪口呆的村民,还有一个眼睛闪闪发光的小女孩。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而故事里的女主人公名叫贝尔塔·本茨。本茨是她丈夫的姓氏,而她的丈夫叫做卡尔·本茨。这位卡尔·本茨先生用自己的名字创建了一家公司,不过我们国家通常把这家公司的名字翻译成“奔驰”。是的,上面这个故事就是奔驰公司创始人卡尔本茨的夫人的故事。要知道,这可不是一次普通的旅途,这是汽车被发明以来第一次上路。套用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的话说:这是本茨夫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从此人类进入了汽车时代。
还是让我们从头捋一捋,把整个故事还原吧。年,卡尔·本茨发明了汽车,但任何发明在它最初的时候都太粗糙了。比如莱特兄弟的那架破飞机,还有20多年前人们使用的大哥大,笨拙、粗糙,还容易坏。本茨先生发明的汽车也是这样,而且那个时候的燃料也很差劲,烧起来冒出滚滚浓烟,气味难闻。所以没有谁看好本茨先生的发明,甚至连他自己都打退堂鼓。
然而还有一个人坚信本茨的发明是划时代的,那就是他的夫人贝尔塔。为了支持丈夫的发明,贝尔塔甚至连自己的首饰都卖了。本茨后来曾回忆说:“在那些多灾多难的岁月里,只有一个人始终陪伴在我的身边,她就是我的妻子。她用自己的勇敢和勇气重新撑起了我的生活之帆。”而面对丈夫的胆怯,贝尔塔决定用事实来证明这项伟大发明的价值。
那是年8月份的一天,贝尔塔趁着丈夫睡觉的时候,悄悄起床去叫醒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从厂房里推出那辆三个轮子的机器,踏上了回娘家之路。他们从曼海姆出发,到公里之外的普福尔茨海姆。虽然汽车在被发明出来之后也有人尝试着驾驶它,但还从来没有人驾驶过这么长的距离,所以贝尔塔·本茨被认为是世界上第一个驾驶汽车旅行的人。
而她们在路上的故事我们前面已经讲到了,汽车抛锚、燃油耗尽,这种状况不断发生。但是都被贝尔塔一一克服,油路被堵住了,她用帽子上的发针疏通,点火导线和发动机其他部分发生短路时,她用吊袜带作绝缘垫将导线绝缘。而故事中提到的那个位于海德堡以南几公里的威斯洛赫城的城市药房也成为了世界上第一个加油站。
就这样跌跌撞撞,短短的公里她们走了整整一天,到黄昏的时候,母子三人终于抵达了目的地普福尔茨海姆。兴奋的贝尔塔给丈夫拍了一封电报:“汽车接受了考验,请速申请参加慕尼黑博览会。”卡尔·本茨在接到电报后两手发抖,但在平复心情之后,他很快就办妥了参展的手续。在慕尼黑工业博览会上,卡尔·本茨的“奔驰一号”成功吸引了大批客户的目光。订单像雪片般发来,奔驰公司终于走上了康庄大道。
现在回想起来,奔驰的军功章上肯定有本茨夫人的一半。如果不是这位杰出的女性替她丈夫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我们不知道汽车的诞生还会被推迟多久,我们也不知道如今这个奔驰公司还是否存在。这一切都源于一位伟大女性的勇气。为了纪念本茨夫人这个历史性的创举,年的时候,本茨夫人年前走过的那条路,被德国政府正式批准认可为旅游观光路线,这就是著名的贝尔塔·本茨观光之路。
其实现在回过头来看,那个年代真正困扰卡尔·本茨的,不仅仅是自己发明的汽车的质量,还有一个强大的阻力,那就是马车这个传统行业。在汽车被发明之前,整个世界都是马车的天下。那个时候,马车不仅是富人的奢侈品,还是穷人的饭碗。马车行业的雇员,除了车夫,还有马夫、马车生产商、马厩管理员、马粪清理工等许多工作。仅在当时的伦敦,靠马车吃饭的人口就将近10万。而那个时候整个伦敦的人口才不过万。
所以一旦让汽车发展起来,马车行业的从业人员全都得失业。所以他们想尽办法阻挠汽车发展。当时的媒体也跟着起哄,美国一家媒体就把汽车称作是魔鬼之车。这跟管本茨夫人叫女巫也差不多了。据说那个时候汽车上路,要限制速度,而且车前面还得安排个人拿个小旗子,每到十字路口他就会看看有没有马车和行人经过,然后才挥舞旗子让汽车通过,你就说汽车驾驶员那个时候得有多憋屈。
然而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就像是本茨夫人的预见一样,汽车的时代必定要到来,不可阻挡。不过有意思的是,真正让汽车行业立足的反而是马车。为什么呢?因为环境污染。如果您岁数够大的话,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中国的城市里还经常有马车驶过,你会发现马的屁股后面会有一个兜子,干什么用的呢?接马粪用的。对了,马车这个交通工具有一个最大的污染源,那就是马粪。
试想一下在一百多年前的欧洲,满大街都是马车。比如说伦敦,每天就有30万匹马上路,而它们一天能制造吨马粪和30万公升马尿。你就想想这污染有多可怕。年,在美国纽约举行的首届国际城市规划会议,议题内容就是“人类如何在未来一个世纪处理马粪围城问题”。结果呢,与会专家们没有找到任何办法。万般无奈,汽车终于进入了保守官僚们的视线,他们意识到,也许这个替代品可以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所以,在那时候,使用汽车可是个环保的选择。在各种条件具足后,汽车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主要交通公具,前面提到的那位德高望重的贝尔塔·本茨夫人,在有生之年,见证了汽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全过程。这倒不是说汽车行业发展的有多快,而是,这位夫人是个一个长寿的人,出生于年的她,直到年才去世。
至于那辆缔造了传奇的车,后来被命名为奔驰一号车,据说真品仍然存世,现在收藏于德国的奔驰博物馆。不过,但在我国上海汽车博物馆,现在就有一辆经授权的复刻品。
我有幸曾看到过关于这辆车的许多内部资料,尽管做了这么多年的历史节目,但当我见到这辆车的时候,仍然惊叹于汽车这个交通工具在一百多年以来的变化之大。看着这辆车的样子,如果我是当年的官员,也未必看得出它胜于马车多少。但车,毕竟还是要开起来才行。人类文明,也不是一天就发展成今天这样子的。像这种见证历史的,跨世纪的经典物件儿,实在是难得,如果有条件,您还真得亲眼看看才能感受它独有的魅力。
诗展
吉林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少儿节目奖得主。
喜马拉雅年度十大历史主播、年度百大主播,亿万播放节目《冷历史》作者。
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片厂配音演员,电影配音代表作:《蓝精灵》、《忍者神龟》、《夏目友人帐》、《星际迷航》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