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预告
遇见·在书中遇见未知的自己。
各位书友晚上好,欢迎来读好书栏目
《遇见》
。
今天给大家解读的是,前不久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悠悠岁月》。这本小说沉淀了作者二十余年有关社会和人生的思考。
10月6日,法国作家安妮·埃尔诺获得年诺贝尔文学奖。
颁奖评语为:
她的勇气和敏锐揭示了个人记忆的根源、隔阂和集体约束。
今年82岁的安妮·埃尔诺曾经是教师,身患癌症,出版过十五本书。
历经二十余年打磨的自传体小说《悠悠岁月》,发表于年,当年就获得法国杜拉斯文学大奖。
小说通过一些旧照片,回忆一个女人60多年的成长历程,同时穿插集体回忆,再现法国二战后60多年的时代变迁。
小说开创了“无人称自传”的新体裁,自己回忆的同时,也促使别人回忆。
安妮用自己60多年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
一个人最好的成长方式是,向阳生,向内求,向前走。
阴霾丛生,向阳生
安妮·埃尔诺年出生于法国滨海塞纳省的利勒博纳,在诺曼底的小城伊沃托度过童年。
年冬季,法国经历了罕见的严寒和饥饿,物品短缺,外敌入侵。
战争和饥饿如同孪生姐妹,尸体和暴行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战争结束,没完没了的喜庆宴会也掩盖不了贫困和匮乏。
人们住着土建的房子,用木灰洗衣服。孩子们玩着破布娃娃,衣服上挂着蒜头来驱虫。
盘子吃得干干净净,几乎不用洗。烧伤了用生土豆敷,圣诞礼物用衬衫布做。
田野上的童年,车间里的青春,让理想变得现实而具体:有一份合适的工作,吃得饱和死在自己的床上。
安妮的父母开着一家咖啡食品杂货店,叔叔婶婶都是制作绳子的手艺人。
战争过去几年了,家里的一切都是战前购买的。锅碗瓢盆都是破的,衣服都是补过的。
一切都要经久耐用,一切都不能扔,一切都奇缺。
贫穷是无法摆脱的困境,疾病随之而来,死亡可能随时降临。
因为贫穷,他们从未出过远门,内心留下了自尊的创伤。
安妮出生于战争年代,父母又处于社会底层,贫困是她童年的基调。
生存艰难,也附带自卑感,但她依然坚强乐观,为单纯地活着和简单地拥有感到幸运。
如同石缝中的小草,无论土壤多么贫瘠,无论环境多么恶劣,依然生机勃勃。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会遭遇大大小小的困难,你是被困难的阴霾笼罩,还是寻觅阴霾背后的阳光?
泰戈尔曾说:
信念是鸟,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际,感觉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即使乌云密布,心中有信念,眼里有阳光,总能找到光明的希望。
阴霾丛生,愿你有向阳而生的勇气,如同向日葵一般,永远朝着阳光旋转。
无依无靠,向内求
贫穷的父母不愿女儿布其后尘,不惜花费血本将安妮送进了昂贵的私立学校。
那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娱乐、休闲、生活方式,安妮都与同学格格不入。
她没去过巴黎,没去过任何家庭舞会,也没有点唱机。家里没有冰箱,没有浴室,厕所都在院子里。
物质上不可跨越的鸿沟,她努力用知识来弥补。
安妮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尽力交出满意的答卷。
一路过关斩将,顺利地读完高中,并且获得两个业士学位,成为极少数获此殊荣的幸运儿。
贫穷依然如影随形,她便利用暑假去做夏令营的辅导员,赚取书本费。
她如愿进入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如同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看到了指日可待的璀璨未来。
在现代文学的海洋里,她如饥似渴,贪婪地吸收着,像个永远吃不饱的婴儿。
大学毕业,她成为一名中学教师,跳出了那个属于贫民窟的阶层。
小说写作的梦想之门在大学时就已经开启,后来几度中断,但是她始终没有放弃。坚持不懈的努力,才换来今天耀眼的桂冠。
一个社会底层的丑小鸭,通过不屈不挠地展翅练习,终于变成了令人艳羡的白天鹅。
安妮无依无靠,依靠读书改变命运,成功地实现了阶层的跨越。
现实中,无数寒门学子也通过读书完成了逆袭,实现了父辈难以企及的梦想。
许多普通打工人,也通过自己的奋斗,实现了经济的改善、地位的提升。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无法掌控外在的环境,但是我们可以依靠自己。
即使你现在一无所有,也可以依靠自己一点点打拼,让前途变得越来越光明。
易卜生说过:
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地只靠自己站着的人。
命运如同手中的掌纹,无论多曲折,始终掌握在自己手中,只要你肯努力。
与其感叹命运不公,环境不利,他人不善,不如向内求,依靠自己。
往事清零,向前走
毕淑敏曾说:“生活就是泥沙俱下,鲜花和荆棘并存。”
在通往鲜花和掌声的路上,安妮的人生曾经布满了荆棘。
她的原生家庭并不幸福。贫穷夫妻百事哀,父母争吵不断。
青春期的迷茫,无人指点迷津。
毕业后,她与一位调皮而见异思迁的大学生结婚,一头撞进了家务的深渊。工作变成了敷衍,作家梦想也遭搁浅。
41岁时,她终于逃出了婚姻的围城,此后再也没有勇气冲进去。
安妮独自和两个儿子生活,物质上一无所有,但是精神上无拘无束。家务减少了,丢掉的青春又恢复了,失去的自由又回来了。
孩子们逐渐展翅飞翔,她随心所欲地过着自己想要的生活,甚至有一个比自己小29岁的情人。
可是命运再次捉弄了她,癌症找上了安度晚年的她。因为化疗,头发大把脱落,她却收到长子女伴怀孕的消息。
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
生命的前方是无尽的衰老,跟不上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人类就是这样奔腾不息,一路成长。
安妮也没有悲天悯人,停留在原地哭泣,而是一路向前走,寻找更美好的未来。
她总能从不幸中看到幸运的存在。
人生旅途危机四伏,但是,当你努力跨过坎儿,回头再看,曾经痛不欲生的往事根本不值一提。
莫言的小说《生死疲劳》中有句话:
世事犹如书籍,一页页翻过去。人要向前看,少翻历史旧账。
过去的已经无法挽回,就让它随风而去。
往事清零,向前走,有更美的风景等着你。
写在最后
安妮·埃尔诺的一生,和常人并无两样。
她出生贫困,靠着苦读实现了鲤鱼跃龙门的愿望。然后,找到一份安安稳稳的教师工作,结婚生子。
本想情投意合、岁月静好,可是离婚、癌症等不期而至。
不幸一再降临,既然躲不过,只有坦然面对。
谁都想要一帆风顺的生活,可是现实从来不如你所愿,失业、失恋、失态、失意、失望、失眠……总有几样会找上你。
人生,就是一边失去,一边成长。
幸与不幸,取决于自己的人生态度。
路遥说:“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是要热情地活下去。”
生活总是波澜起伏,曲折前进,愿你心有阳光,依靠自己,一路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