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完美的男人陈道明

最近,《庆余年》热播,陈道明饰演的庆帝,虽然目前出场不多,但将一个蛰居深宫,却老谋深算的帝王诠释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和李建义饰演梅执礼的一场戏,不怒而威,玩弄人于鼓掌,让人看后毛骨耸然。

说起陈道明老师,想必所有大叔控的少女少妇无不对其倾慕不已,你以为他只有俊朗的外表、沉稳的气质和超人的演技吗?不,那只是他人生的一小部分而已。很多人都说他是圈里的一股清流,身处娱乐圈,却独有一股古文人的风骨,不媚世,不逢迎,腰背板直,不苟言笑,为人庄重故而威严,在看不惯的时候,他可以孤傲的驳斥,在面对大家之时,也能谦逊的低头。

年,陈道明出生在天津中医世家。父亲陈磊光是燕京大学高材生,在父亲的熏陶下陈道明也颇具文人风范,连长相都有一种和时代格格不入的清高。

年,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去陈道明所就读的十二中招生,朋友们把陈道明押到考试所在地的宣传队,他不想面试却被评委老师选中,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学习舞台剧表演。

在成名前,陈道明整整跑了七年的龙套,在天津人艺的七年时间里,他这一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最后演八路,总之上一句台词都没有,在这段时间里,一起跑龙套的那些人有的改行、有的下海、有的破罐子破摔,可是陈道明偏偏就坚持了下来,别人都打破头当主角,可他却不争不抢,甚至对那些挤破头想要出名的演员十分不屑,却唯独陈道明,把龙套也当成一种职业。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活着;第二个层次是体面地活着;第三个层次是明白地活着,世人皆醉我独醒,醒的那个人往往是最难的,陈道明算是其中一位。

年,陈道明报考了中央戏剧学院,这一考,命运出现了转机,他不仅演技有了质的飞跃,也终于凭借《末代皇帝》中青年溥仪一角一炮而红。

之后他又演了钱钟书《围城》,凭借方鸿渐这个角色,他成功地获得了“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奖和“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成了家喻户晓男演员。年钱钟书先生的小说《围城》要开拍,方鸿渐的演员一直定不下来,方鸿渐,民国的大知识分子,留洋的学生,新式的青年,正当剧组对选角一筹莫展之时,助理带着陈道明来了,浓眉大眼白衬衣,忧郁之余还有点清高,导演的眼瞬间就亮了,当即便决定由陈道明饰演方鸿渐。陈道明因《围城》风靡大江南北,成为当年少女心中“最着迷的男人”。连钱钟书本人都写信告诉他:“你让我看到了一个活的方渐鸿。”

众所周知,陈道明是个淡泊且低调的人。但三十出头时,迅速走红给他带来的除了名利,也教会了他轻狂,不自重、不自量力、自以为是,给他带来心态上的浮躁和轻狂,清高渐渐变成了骄傲。直到拜访钱钟书家之后,令他醍醐灌顶,回忆起那次拜访钱老师的家,陈道明说道:“老人家里唯一的电器是煎药的药锅子,整个家安静、宁和,除了药锅子偶尔‘噗噗’几声,几乎听不见别的什么声音,药香、书香,这就是生活的一切,从容、真实。”陈道明在那种书香的氛围中,突然发觉自己贫乏、可怜乃至丑陋,在与钱钟书交谈中,老先生的才学深深的打动了他,同时也让他明白在学问面前是如此的渺小,曾经自诩的清高,不过是对自己狭窄见识的掩饰。从此,他开始反思:“在这个名利场里,我得到很多,但也失去很多。成名后,我浮躁过一段时间,但是我现在明白,我还有很多不足。”他通过《围城》而知名,也因为《围城》,认清了自我,从而走出了自己的“围城”。

在陈道明最红的时候,他越发认识到快乐与否与外界无关,有一个洁净、从容、真我的精神世界,才能让一个人活得百毒不侵。其实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发生在我们身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事情,对于别人而言,都是毫无意义的,他曾说过他一上酒桌应酬就是煎熬,尤其是一个人当一个人喝醉了,一句话跟你说了四五遍,一张名片递给你八次时,你就会感到一种窝火,一种愤怒,特别烦,现在的社会在强调竞争,往往忽略和忘记了独处的美德。

陈道明的哥哥陈道凯说在天津老家时,陈道明从不看电视,“他在北京的家中连有线电视都没装,书房里的床堆满了书,自己就睡在一堆书中。”陈道明说,“到了我这个年龄段,凭经验在演戏,说实话,现在真有些黔驴技穷了,只有玩命读书,因为你知道的太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读书。”他爱读古典文学,家里书架上摆了很多,书法也每天都练,写得一手好字,琴棋书画样样精通。所以季羡林曾说:陈道明的文学水平,可以胜任北大研究生导师。用尽心机不如静心做事、奉承巴结也没有必要,不必谁都去讨好,顺其自然就好。

如果没有合适的剧本,陈道明可以几年不接戏不拍戏,绝不会单纯的为了挣钱而去拍戏,一但遇到好的剧本,他不仅自降片酬,还让制片人去请更多好演员。在汶川地震后不久,得知冯小刚要筹备《唐山大地震》时,陈道明主动找上了他:“你要是拍地震,我免费去演。别人不理解陈道明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我不买飞机大炮,也不买航空母舰,我保证基本的生活质量,没那么多奢望。”

曾经有导演拿着一份乱七八糟的剧本,高价请陈道明出演,面对高昂的片酬,陈道明竟毫不动心,告诉导演剧本太次,自己是不会拍的,导演说他太较真,现在大家都这么拍,陈道明一听火了:“人家都不对,所以我们也要不对下去吗?干一行有一行的规矩,我是不会拍这样的剧本的。”

陈道明是不懂人情世故吗?我想他一定懂,只是在虚伪的人情面前,他选择了恪守,选择了正直,也许虚伪的面具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利益,但同时也会让他失去自己所珍视的品格,在他眼里,比起金钱利益,人格才是他的追求。

前段时间,陈道明当选了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新闻一出,一向与喧嚣绝缘的陈道明竟然登上了热搜榜首,无数人感慨,这或许是中国电影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因为在利欲熏心的娱乐圈,陈道明就像一股清流,他总是耿直坦荡从不虚伪,有一说一,有二说二。无数明星为玩票电影站台时,他说这不是电影,这叫抢钱,他不怕得罪任何人,形容现在的娱乐圈时一针见血:“这个行业就八个大字:对年轻人是四个大字‘寡廉鲜耻’,对年岁稍长的叫‘为老不尊’。”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陈道明一直明白自己想什么。作为一名演员,他对自己的要求便是演好戏,对得起自己的薪酬,而对于生活,陈道明也有着自己的追求。他热爱工作,但更爱生活,这几年,他拒绝了几乎一切可以拒绝的合作,他很少参加饭局,深居简出,热爱自己的家庭,因为他觉得累了,想歇一歇,年轻时把时间都交给了工作,如今,他想把更多的时间留给生活,留给家人。

有人说他清高孤傲,不近人情,却只看到他的清高,不懂他的清醒。他从业三十多年年,只拍了三十多部电视剧,还比不上一个“敬业”明星三年的作品多;但他从小弹得一手好琴,后来又迷上画画、写字,下棋,毫无门派,不讲章法,自得其乐;他也爱做点手工,为女儿倒腾小玩意儿,为妻子缝制各种皮质包包;褪去演员的光环,他人生的底色不过是回归清净;他和中国多数大爷一样,对外宣称戒烟一次又一次的失败,热爱麻将事业,只自摸不抓炮,邻居都说他牌品和人品一样好。

出道以来,陈道明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为人处事,他仗义正直;工作中,他尽心尽力饰演好每一个角色;对于生活,他追求充实惬意。陈道明的清高并不是孤傲不群,而却是他的一种平和自然的生活方式,他的坚持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不轻易被别人改变。六十四岁的陈道明,年轻时的他英俊潇洒,如今老了,依然意气风发。与其说他是个演员,不如说他是个文人,在纷繁嘈杂的娱乐圈,他出淤泥而不染,在这和纷繁复杂的人世间,保持着一份难能可贵的清明。

在花甲之年陈道明畅谈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不做无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其实,人生最重要的东西,都没有什么用,亲情,爱情,兄弟,读书,音乐,清风,明月.....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这,就是陈道明。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50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