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演员的悲哀即使演技超群的陈道明,也不

老戏骨曾经是电视剧或者电影的质量保证。从《人民的名义》开始,老戏骨就变为“有演技”的代名词。

所以,现在但凡有两个糟钱儿的剧组,一定是请几位名气大的老戏骨熟脸,要么客串,要么做特约主演。

至于友情出演的,那都算是认真的了。

就拿《雷霆战将》来说可也不乏一些有口皆碑的戏骨,比如保剑锋、印小天、曹炳琨等,甚至还有一直备受好评的老戏骨王劲松老师。

王劲松在《雷霆战将》里饰演刘伯君,在播出的前九集里这个人物还没有上线。

有网友调侃该剧下架直接拯救了王劲松的口碑,让他不至于晚节不保。

但其实看一下王老师近几年的作品,就会发现这位老戏骨早已成为了一位专业的抬轿人,常年在这种影视剧中打酱油,参演的烂片数量并不少。

恪守演员本则的老戏骨们,却在不同剧中,打着酱油,过着害怕被时代抛弃的日子。

前几日,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举办的一场会议上,演员何冰说,在自己主演的《情满四合院》和《白鹿原》播出之前,他认为演艺生涯到头了,超高速的演员更新,让他感受到了被冲击、被边缘化的危机感。

确实,前有一批批的专业院校毕业生,被源源不断输送进娱乐圈,后有一拨拨的选秀出道生被粉丝簇拥,提拔进入圈内。原本空间有限,资源有限的市场,有了这么多“自带流量”的可选项,当然会忽视“实力说话”的影响力。

在一期访谈节目中,王中军在聊起现在90后和00后演员一样不乏勤奋努力的人时,王中军提到一个观点:年轻人永远比老一代赚得多。

俞敏洪便问了一个问题:现在有没有中国哪个老演员,他出来的片酬比年轻人其实是要更加高的?

王中军秒回“没有”,俞敏洪又追问:包括陈道明什么的?

“陈道明老师再牛,也没有一部戏是以他为主的戏了,你只是演了你这个年龄段的,很符合你气质的一个大配角。

你不可能这部戏写一个60岁老头的戏,这个时代就是这样的。”

如果生命本身是一场寒冬,陈道明这六十五年的人生,早已被漫天的风雪下得通透。

潮水褪去,人群散场。在这场茫茫大雪中,他依旧踽踽独行。

其实陈道明无论出演什么角色,都不离本色。他的那身风骨,一直是独特的存在。

对于这个从五十年代走来的艺术家来说,岁月给这张沧桑的脸上,增添了许多沟壑,但气节与本真却保留至今。

活到这把年纪,陈道明的内心早已无比清醒。面对名利,他淡泊如水,但在艺术的世界里,他是高贵而富足的。

陈道明,在中国演艺界,是殿堂级的存在。

可是没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成名之路,甚至连罗列出一篇励志鸡汤都很困难,因为这条路实在是走地枯燥乏味,可演绎之处寥寥无几。

陈道明阴差阳错的进入天津人民艺术剧院当了一名学员,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跑龙套生涯”,没想到这一跑就是7年之久。

那个时候,舞台上的陈道明是最低级的多面手,第一幕演群众、第二幕出来就成了演党员、第三幕直接变成演匪兵,甚至连句台词都没有。

任凭是谁也不会想到,这个小伙子以后也能成个人物。

陈道明戏路宽广,演技精湛,对表情层次的运用堪称教科书级别。这样的演员,非常适合大银幕。30年的演艺生涯,他参演的电影不超过20部,电视剧不超过35部。但每一个角色,都经得起琢磨。

年,陈道明主演了《末代皇帝》并饰演了青年时期的溥仪,凭借这部电视剧他荣获了第七届《大众电视》“金鹰奖”最佳男演员奖和第九届全国电视“飞天奖”优秀男主角奖。

年《围城》荣获中国电影表演艺术学会第三届学会奖,全国制片厂第二届优秀电视剧评选最佳男主角奖,第十一届“飞天奖”最佳男主角奖。

人活着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活着。第二个层次:体面地活着。第三个层次:明白地活着。

世人皆醉我独醒,醒的那个人往往是最难的,陈道明算是其中一位。

在喧嚣混沌的名利场,陈道明有他自己的“非常之明”。

陈道明说:我觉得节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

“知世故而不世故,处江湖而远江湖。”

这句话用来形容陈道明,再合适不过了。

身处娱乐圈几十年,他德高望重,资历颇深;但也好像和娱乐圈若即若离,从来也不曾处于风暴中心。

有人说,陈道明是“众人皆醉我独醒”,在浑浊的娱乐圈大染缸之中,唯独他能拎得清,看的明。拍完戏,别人都是出去喝酒,他只留下一句:没事别找我啊,然后转身回家。

上一秒戏里,下一秒戏外。工作是工作,表演是职业,自己的生活才是最真实的。

正如陈道明所说:我从未高看自己,所以也不觉得戏子有什么丢脸的。我从没有认为自己是明星,我只是个演员,把角色演好,把工作做到位,这不叫热爱,而是本分。

他和妻子杜宪最大的爱好就是同坐窗下,他裁皮包,她绣花草。落叶无声,可他们俩的心彼此相连,岁月静好,这才是陈道明想要的真正的生活。

他说;“做人的最高意境是节制,而不是释放。释放是很容易,物质的释放、精神的释放都很容易,但是难的是节制。”

正是这一份节制,让他在复杂的娱乐圈行走多年,身上依然保留着一份淡泊和宁静。

即便是精湛的演技,得到一致的好评,他仍然保持一颗初心,没有忘记自己是谁。

与世无争的他,举手投足间,散发一种淡淡的清冷和儒雅,眼神之中,又蕴藏着一丝沉稳和睿智。

戏外,陈道明把自己的生活排得满满当当的,都在知识的海洋当中遨游。他喜欢李敖的作品,也爱读《道德经》、《鲁迅全集》。日复一日,陈道明说是一个演员。但其实,从外表看,他更像一个文人。

因为长相以及气质,陈道明被观众调侃天生“帝王缘”。的确,他饰演过很多的角色,电视剧《卧薪尝胆》当中的越王“勾践”,《楚汉传奇》当中的高祖“刘邦”。此外,他也是电影圈的“老顾客”:《唐山大地震》、《归来》。

在戏外,我们看到的陈道明大多是西装革履地走着,这也被大家夸为“高冷男神”。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说过:

“我向来羡慕那些拥有内在资源、可以享受独处的人,因为独处能给你一个空间,一份自由。”

于喧嚣中,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沉淀。

能够享受独处的人,往往源于内心的强大。

陈道明喜欢一个人呆在家里,弹琴写字,画画山水。

好多年前,陈道明接受过一次采访。

他说:“有段时间心情很浮躁,后来去钱钟书家后,突然发现自己很可怜。

钱老的家里,满屋子的书香,没有任何家电,简单的家具让人感到安静与从容。

你突然感到,在这种文化面前,你连狗屁都不是。”

钱老的生活方式,影响了陈道明的一生。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fs/3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