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的繁荣就是一些票房数字。”
“差在德上,差在职业精神、文化精神上,中国的文人过去还有一点风骨、一点孤傲,还有一点竹节精神,现在全部被钱同化了。“
“傲从何来?凭什么傲?傲不是挺容易的,谦虚倒容易,把腰弯下去就行了。什么支撑着直直的腰呢?”
——陈道明
1.
在媒体界,陈道明一直以来是一个不太讨好的人。加上这几年拍戏很少,基本上没什么曝光率。要不是因为年三十网上传出冯小刚导演的“夜宴”视频,可能很多稍微年轻一点的都还不知道他吧。事实上,道爷出演过的电影电视剧,不仅类型丰富,角色还多样化,要说他是国家级演员,他绝对是受得起的。
自从年拍摄《末代皇帝》成名以来,他就开始在多部电影电视剧中大放异彩。《围城》里的方鸿渐,入木三分。道爷把方鸿渐演活了,好多人说陈道明就是方鸿渐,方鸿渐就是陈道明。留着中分头,迷人而多情,民国书生意气,民国的孤独和忧郁。浑身上下,没有一处看上去不拽的地方。那时年,当时的少女说:“陈道明,是我当少女时最着迷的男人,爸妈喊我吃饭,都不忘记调侃一句,看方先生咯!”当年,全中国的少女对陈道明都没有免疫力!
年,参演冯裤子的电视剧《一地鸡毛》,饰演的市井人物小林,色胆厉薄,圆滑世故似乎已经刻入骨髓。有人感叹,自诩清高的陈道明居然也会低头。其实,道爷没有向任何人低头,他只是向戏里人物低头。
还有《寇老西儿》里演的八贤王,跟葛大爷一本正经的搞笑。
《女巡按》里,扮演了一个女扮男装的巡按,更是完全颠覆形象。且不说这部剧的好坏,光道爷的台词就能把人笑出内伤。
年,《康熙王朝》把他推向了巅峰:“当朝大学士,统共有五位,朕不得不罢免四位;六部尚书,朕不得不罢免三位。看看这七个人吧,哪个不是两鬓斑白,哪个不是朝廷的栋梁,哪个不是朕的儿女亲家,他们烂了,朕心要碎了!”要说了不得,一句台词没什么了不得。可是剧本里根本没有安排这一段,道爷往那金銮殿一坐,临了入戏,台词就有了,这就是硬实力。
2.
在演艺圈,很多演员见了陈道明就害怕,有人说他“刻薄、难合作,说话难听”,道爷回应:“一个演员拍戏迟到、不认真、不做功课、现场摆谱,这叫不好合作。我拍戏从不迟到。我也没有因为台词不熟半天过不去,戏的问题我可以不厌其烦地给你演,我这叫好合作“。有些演员,动不动就在哪摔伤了,在哪掉水里了!你的职业是这个,你应该吃这样的苦!”有些演员没教养,吸毒就是没教养,还说自己压力大!”
可是也有很多演员感谢他。高晓松说:“陈道明是一个很博大的艺术家,他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对艺术不固执,而且能够有多元化的理解”。江一燕说:“他骂我,我很害怕,可我觉得他像父亲”。
冯小刚有句话:“一个人最终能走多远,往往取决于你取悦他人的程度。”但这话放在陈道明身上,也许并不尽用。一个人的硬实力足够强,那么他取悦别人的程度就足够低。陈道明之前在《一年级》里担任过导师,教学生们如何真实的表演。他说:“好演员不是教出来的,表演也不是教出来的,是带出来的。”
什么叫带?他低头靠近刘芸,猛地在她耳边打了个响指,刘芸很懵逼。陈道明说:“产生真实的体验,包括生理反应,这就叫带。”看刘芸跟在场学生们有点懵,他又说到:“想体会扇耳光后的愤怒吧,我‘啪’先扇你一个。扇完以后你记住了,情绪记忆记住了。我再扇你的时候,你不用演了。”当年拍摄《中国式离婚》时,有一段哭戏,左小青哭不出来,陈道明突然冲她大吼:“你会不会演戏啊,亏你还是电影学院毕业的,丢不丢人...”听到这话,左小青立马哭了,这时候陈道明跟导演说:“快拍,借着这个情绪。”
以道爷的实力,接戏自然如家常便饭。但市场越繁荣,他却越是保持距离。每次拍完一部戏,就歇上一段时间。拍完《英雄》,歇了一年,冯小刚请他演《夜宴》里的厉帝,他觉得和康熙重复,不接;陈凯歌找他演《梅兰芳》,不接;胡玫的《孔子》,同样拒绝。
不是道爷清高,而是现在的演艺圈太浑浊,陈道明骨子里还憋着那股劲儿。每一次出场,怒其不争。他是从那样一个理想时代过来的,知道精耕细作的美,希望每一部作品下面,垫着质朴的艺术底子。不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并不想过于的拔高今天的审美情趣,只是现在的艺术大都缺乏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