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名导被指抄袭,但先别急着骂

抄袭,向来是创作者的雷区。

一旦有了抄袭的黑历史,便会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郭敬明、于正便是如此。

不过,最近一起轰动影坛的抄袭事件,风向却大不同。

大量网友竟然倒向「抄袭者」的一边。

不仅为他说话。

甚至质疑抄袭指控根本就是政治迫害。

怎么回事?

今天,鱼叔就来扒一扒这场抄袭疑云。

风波的焦点,是伊朗导演阿斯哈·法哈蒂。

大家或许不熟悉这个名字。

但论获奖记录、作品评价,他都无疑是世界一流水平。

此次风波之前,法哈蒂一直被视为「伊朗之光」。

与贾樟柯、杨德昌一并被誉为「手术刀导演」。

因为他的电影,始终在尖锐地剖析各种社会问题。

对于亚洲的观众来说,由于社会环境、人情关系相近,代入感更加强烈。

代表作《一次别离》,当年一口气拿下了奥斯卡、金球奖最佳外语片、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三大顶级奖项。

风光一时无两。

豆瓣评分也高达8.8分。

《一次别离》

影片聚焦于意外陷入道德困境的两个家庭。

人与人之间的猜忌和怀疑,精英与普通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法律制度的不合理之处,因为一次暴力流产事故而爆发。

到最后,真相反而不是最重要的。

由此牵扯出的种种人伦道德纠缠,如万花筒一般呈现出了伊朗社会的层层顽疾。

主人公被困于人情世故、制度弊病的牢笼之中,作困兽之斗。

这种强大的戏剧张力,早在法哈蒂第一部获奖电影《烟花星期三》当中便已显现。

法哈蒂借此片探讨的是不忠的婚姻。

如滚雪球般越滚越大的谎言,昭示了女性在婚姻这座围城中的痛苦。

年的《美丽城》,进一步揭露了伊朗社会女性的生存困境。

女儿被父亲强行指婚,后因此枉死。

然而,这桩血案居然用钱就能摆平。

女性不仅不能决定自己的人生,就连生命价值也低人一等。

这次背上抄袭指控的,则是新作《一个英雄》。

依然设定了一个左右为难的道德困境。

男主因欠债而入狱,女友偶然捡到了一个装满金币的袋子。

一番纠结后,男主选择物归原主。

拾金不昧的事迹,在媒体的操作下轰动全社会。

但男主撒过的一个小小谎言,埋下了隐患。

最终由于谎言的曝光,男主一夜之间又沦为千夫所指。

透过这段大起大落的荒诞经历,法哈蒂刻画出了社交媒体时代从「造神」到「毁神」的社会心理。

《一个英雄》拿下了戛纳评审团大奖,提名金球奖最佳外语片。

然而,谁也没想到。

这部载誉国际的电影,居然被指控抄袭一名学生的作品。

一夜之间,法哈蒂本人也如同他电影中的人物,陷入了剪不断理还乱的困境。

从「伊朗之光」到「抄袭嫌犯」,法哈蒂的名声反转的确令人震惊。

有国内媒体打出了「认定抄袭」「或将入狱」的标题。

仿佛已经盖棺定论。

但实际上,根据伊朗法律,该案目前还在审理中。

法哈蒂一方否认了抄袭指控。

他本人也将会出庭辩白。

那么,《一个英雄》到底有没有抄袭?

影视作品抄袭的界定,本身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

最基本的一点,是需要两部作品存在实质性相似。

以于正的《宫锁连城》抄袭判决为例。

当年,琼瑶指出电视剧多处剧情抄袭《梅花烙》。

主要情节、支线情节,都有多处相似。

甚至细到了三个主角的出身背景、关系发展。

能细数出21处雷同。

于正虽然一开始否认抄袭。

但事实胜于雄辩。

一方面,他确实有机会借鉴到《梅花烙》。

另一方面,这些雷同之处已经不仅是借鉴创意,更是在抄袭表达。

实锤6年后,于正才正式承认抄袭。

除了实质性相似之外,有时还需要考虑到两部作品的「灵感出处」。

而《一个英雄》抄袭的争议点也在于此——

官司双方的作品,本身都是来源于真人真事。

因而,两部作品看上去确实很相似。

从故事背景和人设来说。

原告即法哈蒂的学生,拍摄的《都是赢家都是输家》(AllWinnersAllLosers),是一部纪录片。

讲述了犯人Shokri归还金币的故事。

片中记录了他的窘迫的家庭情况。

还拍出了一些细节,比如他原本是个画家,在监狱也经常给房子粉刷、绘画。

这都和《一个英雄》相同。

为了求证事件真假,原告的拍摄团队还找到了监狱人员、银行工作人员、记者等人核实。

并且翻山越岭去找了金币失主。

而这些在纪录片中出现的人物,也在《一个英雄》中一一出现,并且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不过,两部作品也有许多情节上的不同。

纪录片中,Shokri自述他是在车子旁捡到的钱。

而《一个英雄》当中,则是女友捡到的钱。

这个人物的加入,让两部作品的走向变得不同。

并且,女友也是后续男主英雄人设「翻车」的关键因素。

有关失主的身份,两部作品也给出了不同的处理。

纪录片中,失主完全否认丢过金币的事情。

还说自己没离开过村子,不认识Shokri。

而《一个英雄》中则是模棱两可,并没有给出答案。

此外,两者的核心表达也不相同。

纪录片平实地展现了整个真假参半的英雄事迹。

而《一个英雄》只是以这一事迹为切口。

通过更复杂的人性刻画,去剖析主人公面临的道德困境,和这个造神又毁神的荒唐的社会。

单从作品来看,似乎并没有足够的「抄袭实锤」。

但随着越来越多内情曝出,作品之外的因素开始影响人们的判断。

造成了相当对立撕裂的舆论现象。

一方站队学生,骂法哈蒂是垃圾导师。

表情包速速登场。

因为法哈蒂的学生向《好莱坞报道》爆了许多大料。

她表示,自己从报纸上发现了这个故事之后,在法哈蒂的课堂上提出过。

当时就引起了法哈蒂的兴趣。

后来在法哈蒂的权威逼迫之下,她只得签署了文件,认定这个故事的发掘者是法哈蒂。

但另一方则站法哈蒂,觉得抄袭是欲加之罪。

因为法哈蒂的说法,和学生正相反。

他表示自己本身对这个故事就有一定的了解,让大家在课堂上讨论。

法哈蒂的律师也表示,想法和概念本就不受版权保护。

更别说人物原型的故事曾经被报纸和电视等媒体报道过。

这个「灵感出处」本就属于公共财产。

尽管学生坚持道,这个故事从来没有出现在国家媒体、电视或网络上。

但是法哈蒂律师拿来了十年前刊登过这则新闻事件的报纸,作为证据。

此外,法哈蒂还表示,《一个英雄》的创作灵感不仅来自于新闻报道,还来自于布莱希特的戏剧《伽利略》。

他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