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

我国知名研究白癜风的专家 https://m.39.net/disease/a_5424616.html

《无声告白》莉迪亚:以爱之名,摧毁一个人?还是塑造一个人?

01

最近在看伍绮诗小说《无声告白》,书里的女主人公莉迪亚,因为妈妈的期望,以爱之名,捆绑自己的孩子。她总是把自己实现不了的梦想强加在孩子们身上,让自己的孩子完成他们的期望。

小说在一点点探索莉迪亚为何而死的过程中,让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家庭,莉迪亚的父亲是哈佛学霸,为了不被人歧视,眼看家里的三个孩子不听话,她把自己的期望寄托在最听话的莉迪亚身上。而莉迪亚的母亲,从小在一个单亲家庭长大,希望她嫁给一个哈佛毕业生。

小说以女主角莉迪亚的死开篇。“没有人知道莉迪亚已经死了,他们只清楚一个无伤大雅的事实:莉迪亚来不及吃早餐了。”她的父母深信,莉迪亚一定能帮他们实现他们无法实现的远大梦想。

无论妈妈对莉迪亚说什么,她都说好,而父亲总是希望她多交些朋友。但是,却不知道她没有什么朋友,也没有人真正的问过她喜欢什么。

作为父母,他们总是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自己孩子的身上,从来不问他们真正喜欢什么?这样一个以爱之名捆绑的家,让三个孩子想要迅速逃离这个透不过气的牢笼。

最后,内斯的离开,是压垮莉迪亚最后的一根稻草。她想要逃离,想要反抗,最终却溺水在水中。

莉迪亚死后,父亲愧疚不已,母亲则一心想要报复,莉迪亚的哥哥也把她的死归咎给别人,只有妹妹一清二楚,而且,她可能是唯一知道真相的人。

02

你首先要成为你自己。

小说的背景虽然虽然是在美国,读完整本书,这样的家庭在中国也是司空见惯的,孩子们背负着这样一个”爱的期望“,从此苦苦压抑着成长。

就好像我的发小的妈妈对她的未来也有期望,期望她不能嫁太远,工作要在离家近的地方;甚至,以后嫁一个什么样的丈夫。这就意味着,哪怕她毕业的学校再好,她最终也会选择听妈妈的话,按照妈妈的期望一步一步走完自己的人生。

这样的期望或许就出现在你我身上,从小就在别人家的孩子的压力中成长,不敢反抗,只想逃离。一环扣一环,死死相扣。

03

大人要求我们做乖小孩,却忽视了我们快不快乐?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发小从小就是一个活泼可爱、无忧无虑的小女孩,无论我们走到哪里,她永远是长辈们比较喜欢的乖孩子。

她性格开朗,只要见到长辈她都会很礼貌地上去打招呼,最致命的是随即会露出一个长辈们看了都会姨母笑的笑脸。

从小学到初中再到大学,她永远是我眼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永远排在前三名、听话乖巧又勤奋。

初中毕业,她以全校前三名的成绩考入本市最好的高中;大学毕业又以优异的成绩保研。

最令人羡慕的是,在我们都在熬夜爆肝准备毕业论文的时候,她因为大学学分绩点排名遥遥领先和科研经历,拿到了某大学的研究生保研资格。

这样开了挂的人生剧本,要是发生在我的身上,我可能做梦都得笑醒吧。

可是,从上大学以来,发小就不再像我们小时候在一起那样整体嘻嘻哈哈的了。

每次放假回家,我们还是像小时候一样的嬉笑打闹;见到长辈们,她还是一样的乖巧礼貌;可是,每次玩闹之后坐下来,她总是给我一种说不出的悲伤的感觉,就好像终于卸下了伪装的小丑。

04

每个人都是一座围城,墙内的人出不来,墙外的人进不去。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她谈心,才知道原来她从来没有真正的做过自己。

我问她是否开心?保研这么不错的大学,并且祝贺她未来可期。

她却只是沉默或者礼貌性跟你说几句。

没有察觉到她的异常,我也问过她:“很快就要到到新学校了,有没有做好当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的准备呀?”

我很了解她大学5年学医的生活那么努力,几乎迷茫和开心参半,常常怀疑自己能不能学医,也常常因为可以当一名救死扶伤的医生感到骄傲,矛盾又漫长。

我比谁都知道当白衣天使的喜悦和无奈,一时话到嘴边就都夺口而出。

她先是愣住了几秒,然后,她说她也不知道什么是喜欢。

小时候家长说要好好学习,于是她按照他们的期望,考试都是冲着第一名;然后,高中毕业填报志愿的时候,家人说,学医吧,当医生好,毕业以后工作稳定,未来有保障,于是就报了医科大学。

当然,医生一直都是一个让人尊敬的职业。父母除了喜欢孩子当老师,另一个职业可能就是医生了吧。

从小到大,她从来没有为自己做过决定,也没有真正考虑过自己喜欢什么?

她说,直到高中毕业,她看着我去了自己喜欢的城市;看到我在大学里,做着我自己喜欢的事情,看着我旅行结交有趣的朋友,看着我学习乐器,看着我去听自己喜欢的作家的音乐会,看着我在图书馆里找到我的快乐,看着我在球队里找到属于我自己的主场。

她说,她开始感觉有些羡慕。这句“羡慕”从她的口里说出来,我其实是感到很震惊。

(虽然我从来没有后悔过上大学多看书(课外书)、多旅行多尝试,当相比于她而言,我始终觉得我不够努力!)

在感到震惊意外之余,我更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就在那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她不是除了学习之外所有的事情都无所谓,她也有自己喜欢的城市,自己喜欢的专业,自己喜欢的兴趣爱好;

只是在学习面前,这些她的个人喜好都瞬间暗淡了。要好好学习,学习重要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常常会觉得除了学习很多有意义的兴趣爱好像在浪费时间。

所以,一直以来,学习就成了她20多年来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我看得出来。她现在并不快乐。至少没有同龄的小女孩那般张扬活泼。

20岁的年纪,是我们最自由的年纪,爸妈不再强制命令我们不能熬夜、不能玩手机,不能谈恋爱,不能这样,不能那样......

而她在大学里,每天教室、图书馆、寝室三点一线,她温和善良的、乐于助人的性格,并没有让她得到身边同学的喜欢,反而给她带来了很多苦恼。

最近,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女人,你首先是你自己,才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道出了很多女性的心声。

我们终其一生,都在探索本我。你首先要成为你自己,不用去考虑让谁高兴,最重要的是,先努力让自己开心。

如果你不想微笑?总是开心不起来怎么办?伍绮诗这样写道:”你不想微笑?怎么办?逼自己笑。假装很开心,最后你真会地开心起来。“

女孩,希望你能变成自己的小太阳,既能光彩照人又能给自己能量的小太阳。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rzdk/7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