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内外,各有千秋

第一次读《围城》是在大学里,那时青涩洒脱,少不更事,没有经历过工作、婚姻的难处,对“围城”并无切身的体会。只记得钱先生笔下那种幽默的讥讽、形象的比喻,书中的每一处场景、每一个人物都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自己也只是随大流,读了个情节,记了点名句,读后掩卷一笑了之。记得关于《围城》最流行的评论,莫过于那一句——“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这段评论的出处,是书里引用的一句英国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作为一个正在憧憬爱情的城外汉看来,围城的指向似乎仅限于婚姻。时隔二十年,再读《围城》,不敢囫囵吞枣,也就生出了许多年轻时不会有的情绪。钱钟书先生“锱铢积累”,写出了《围城》,慧言警语,发人深思。那位于国于家无望的小人物——方鸿渐,在事业、爱情、家庭三座“围城”中仓皇进出,灰头土脸,处处碰壁。钱先生在序中说道:“角色当然是虚构的”。荒谬而不做作,虚构却显真实。一个在平淡中娓娓道来的故事,圆滑自然的进行,最终化作无奈——“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含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甚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海归“博士”——方鸿渐:面对学业,得过且过;面对爱情,不敢勇敢追求;面对工作,任人摆布;面对婚姻,只会逞口角上的强。面对裹狭着自己的这一堵堵围墙,他虽想反抗,却始终无能为力。钱钟书先生用一部《围城》描绘尽了人世间的百态,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我们这些生活在围城里的人,何尝没有品过婚姻生活里的千般滋味?一句“婚姻是一座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就已道尽了婚姻生活的真谛。把这句话迁移到事业、爱情等方面,同样适用。要是我们真的拥有方鸿渐卧室里那只能让时间慢下来的老式挂钟,很多事情重新来过,又会怎样呢?只能往前看了,于工作学习要更较真一些,于婚姻家庭要再糊涂一点。围城内外,各有千秋,应了那一句:“你在楼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角度不一,心情各异。时间依旧行驶,继续我们的人生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8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