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四月的书单阅见人文的美好生活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今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读书日的存在不只是提醒你今日要读书,而是提醒你,一年的其它天都别忘记阅读。如果你很久没阅读了,那么我们这次推荐的书籍,值得你一看再看《霍乱时期的爱情》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生活难免有一些阴霾,爱,是驱散他们的光那年他76岁,她72岁,经历了53年7个月零11天的分别后,他们登上了去亚马逊流域的轮船,决定重新开始彼此的人生。不久前的每周二下午,他胸前扣上一朵白色山茶花,去她的庄园拜访她。两个七十多岁的人,在和煦的夕阳中吃茶,吃点心,像回到了年少时互诉情书的时光。小说讲述了一段跨越半个多世纪的爱情史诗,穷尽了所有爱情的可能性:忠贞的、隐秘的、粗暴的、羞怯的、柏拉图式的、放荡的、转瞬即逝的、生死相依的……再现了时光的无情流逝,被誉为“人类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爱情小说”,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典文学巨著之一。“这个机会我已经等了半个多世纪,就是为了能再一次向您重申,我对您永恒的忠诚和不渝的爱情。”《到灯塔去》作者:弗吉尼亚·伍尔夫虽然辛苦,但是我还是会选择守护心中的光《到灯塔去》是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芙于年创作的长篇小说,是倾注心血的准自传体意识流小说。小说以到灯塔去为贯穿全书的中心线索,写了拉姆齐一家人和几位客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一段生活经历。拉姆齐夫人热情好客,他们一家及客人想到灯塔去但因天气恶劣而泡汤,几年后物是人非,拉姆齐先生带着孩子又重新登上灯塔。灯塔,不仅是大自然中诸多事物的一个焦点,更重要的是,它在小说中具有一个“中心”性质,由此也生发出小说另一些场景中的“中心”。拉姆齐夫人以一种节制、隐忍,甚至是自我牺牲的态度,试图为这个正处于坍塌中的世界、为那些正处于迷惘中的人们,重新赋予一种持久的信念。《围城》作者:钱钟书唯有懂得突破自我的围城,才能活出生命的精彩《围城》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是钱钟书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该作品凝聚了他对社会腐败、学术堕落的感叹,堪称一部现代版的《儒林外史》。在妙趣横生、妙喻迭出的幽默外表下,《围城》深藏着令过来人低徊轻叹、令少不更事者怅然若失的情感。因此,它是一部以看似超然的调侃语调述说人生无奈的笑面悲剧,不禁让你感慨生活本身,“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围城》,不同的人,不同的年纪,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状态下能读出不同的韵味,围城,也是如此。寻寻觅觅,进进出出,成败结果,就看造化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