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东西看起来挺好,得到后又不满意,而且这种事情经常发生,使我想起了围城效应。
围城效应,源自于著名作家钱钟书的小说《围城》,是指在一段围城中,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
表面上看,围城效应是因为城外的人远望城内,充满神秘,想象中是灯红酒绿,繁华似锦,千方百计想冲进城内;而城内的人却又惦念着城外的青山绿水,红叶黄花想出去。
分析其本质是源于人性的弱点,得到后会慢慢的习以为常,得不到的和失去的才是最好的。城外的人对城里的生活一旦动了心,每一次接收到城里生活好的信息,就会眼前一亮,心里一动;而对城里生活不好的信息,则会忽视或不信,而且对城里生活
的好,还会添加很多想象的成分。城里生活的人,对城里的繁华,以及人财物高度集中所带来的生活和经济活动的便利慢慢的习以为常。认为这些都是理所当然的。而城里生活的嘈杂、拥挤、快节奏、污染,压力大等等又会成为他心中的痛点,而对清新恬静,小桥流水的田园生活心向往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