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提到泰戈尔的《飞鸟集》,不少中国读者首先想起的,就是这句让人颇感凝重的诗句。
它作为泰戈尔心灵漂泊和世态思索的表征,随着基础教育而普及,在一代读者心中留下烙印。如今又逐渐演变,成为公共话语里一个象征隽永清新的符号。
今日,一部以这句诗为灵感的青春职场剧《飞鸟集》在苏州开拍。
让人有些意外的是,它并没重弹“轻哲理”的老调,而是复归了诗集“迷途之鸟”的漂泊与疼痛本意。
“电视剧《飞鸟集》的主角是当下像飞鸟一般的‘二代’群体。这部剧讲述了他们留学归国后,在来自国内职场的‘丛林生存’法则和原生家庭羁绊的双重压力下,挣扎成长的故事。”知名影视策划人、蓝白红影业创始人周亚平介绍说道:“我们在立意时,其实对这句诗做了改动。把原句里的‘要我报之以歌’,改成了‘而我报之以歌’,这样原句中灰暗的调子就变得激昂了。”
作为蓝白红影业主控的第二部剧集作品,《飞鸟集》一如此前的《新围城》,让我们看到了创作者类型颠覆的决心。以青春疼痛的现实为切入口,复归于向上生命力的理想落脚点,《飞鸟集》让人看到了青春剧在甜腻架空之外的另一种创作可能。
“蓝白红”法则:“上承天气,下接底气”方能施展商业抱负
在当下声量渐强的政策引导下,电视剧界的“现实风”刮得正劲。
然而,同为现实题材创作,年轻的蓝白红影业却似乎总能在对现实和人的当下关照中,找到和大众文化神经相契合的点。
把脉都市焦虑现实的《新围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