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围城的作者,与妻子在婚姻的围城里

白癜风科学治疗 http://pf.39.net/bdfyy/bdfzg/160706/4892425.html

钱钟书先生在文学研究和文学创作方面有卓越成就。吴宓教授称赞他:“自古人才难得出类拔萃,卓尔不群的人才尤为不易得,当今文史方面的杰出人才,在老一辈中要推陈寅恪先生,在年轻一辈中要推钱钟书,他们都是人中之龙”。

01

钱钟书是清华西方语言文学系的学生,江苏无锡人,出身名门,他的父亲钱基博是近代著名的古文家,曾先后担任过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的教授。母亲姓王,是近代通俗小说家王西神的妹妹,钱钟书是书香世家门第的长子。在清华西语系,他也是有名的才子,在当时与曹禺、颜毓蘅一起,被大家称为“三杰”。

杨绛,祖籍苏州,在北京长大,与钱钟书是同乡,也是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杨绛年纪比钱钟生小一岁,也在清华西方语言文学系研究生院就读,是个视读如命的“女夫子”。

杨绛具有南方女孩的轻灵秀美,也有北方女孩的雍容大气,是个文采出众的大家闺秀,是清华的“一枝花”,引来不少的爱慕者。当时追求她的人多达70余人,后来被朋友开玩笑,谑称杨绛为七十二煞。杨绛不喜欢别人称他为美女,她曾经诙谐地说:“俗语讲,丑丑夫人相,红颜多薄命,所以我希望自己不是美女”。

钱钟书与杨绛相识于清华,门当户对,十分般配,就连杨绛的母亲都不禁地赞叹:“杨绛的脚下拴着月下老人的红绳”。

年,钱钟书与杨绛订婚。年,钱钟书参加了教育部公费留学资格考试。虽然这次公开招考的录取名额极为有限,整个英国文学专业就只有一个名额,但是钱钟书以绝对优势名列前茅,顺利拿到了这个名额。年的7月,钱钟书与杨绛远渡重洋去到英国留学,并且正式完婚。

02

刚到英国的时候,杨绛不习惯当地的生活,经常思乡情切。钱钟书为了安慰妻子,当杨绛还在熟睡的时候,大清早在厨房笨手笨脚地为杨绛煮鸡蛋、烤面包、热牛奶、煮红茶,做好早餐才把杨绛从床上叫醒,并在床上支起一个早餐桌,把美味的早餐放在早餐桌上,这样杨绛就可以在床上享受她的早餐。吃完丈夫做的早餐,杨绛幸福地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

《围城》是钱钟书先生的名作,我们大家很多人都拜读过。《围城》的问世也是杨绛先生的功劳。杨绛先生在年底创作了一部话剧《称心如意》,上演后一鸣惊人,风光无限,一时无人能比。钱钟书先生也为她高兴,同时兴起了比试的打算,一天,钱钟书先生很忐忑对杨绛先生说:“我想写一篇长篇小说,你支持吗?”杨绛先生听后十分高兴,并且立刻催促他赶紧写。为了能够安心地写作,钱钟书先生减少了授课时间,但是这样一来,收入就会减少了,为了节省开支,杨绛先生把家里的佣人辞掉,自己包揽了所有的家务。因为她从小“十指不沾阳春水”,家务不熟练,常常在做饭的时候被烟熏得满眼流泪,也会经常不小心的割破手指,但是杨绛先生从来没有抱怨过,她依然自得的做着家务活。

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本是同学恋人,他们志同道合,从新婚开始。杨绛先生都怀着一种深沉的爱意与丈夫携手度过,以至于她后来说过一句著名的话:“钟书病中,我只求比他多活一天,照顾人,男不如女,我尽力保养自己,力求‘夫在先,妻在后’,错了次序就糟糕了”。虽然这番话说起来看似很平静,但是分量很重,胜过很多浪漫的爱情诗。杨绛先生用最高的智慧,实现了她对爱情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写书是一把好手,但是生活中却很笨拙,书呆子气十足。杨绛先生对他关爱体贴,不急不恼,用她的幽默化解了一切。她对钱钟书说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不要紧”。台灯弄坏了,不要紧;墨水打翻了,不要紧;做错了事,不要紧。杨绛先生的“不要紧”,伴随了钱钟书先生的一生。夫妻俩相濡以沫,相互扶持。经过长达两年的书写,《围城》问世。

03

年,钱钟书夫妇并没有像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去到台湾或者香港,甚至远走欧美,而是留在了大陆。他们从来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政治活动,也没有留下任何政治的问题,但是,文革时期,钱钟书夫妇,却在劫难逃。年8月,杨绛先生被批斗,剃了阴阳头,三天以后,钱钟书也被揪了出来。在被批斗的日子里,他们没有像其他夫妇那样为求自保,、划清界限、反目成仇,而是始终相互扶持相互安慰,不卑不亢的做人做事。

年,钱钟书先生随大部队人马被下放到了河南的五七干校,年反动学术权威,杨绛先生也被下放到河南,被安排在菜园班看菜园。好在这个菜园离钱钟书先生的宿舍不远。当时钱钟书已经改任专职的通讯员,每次收取报纸信息的时候都要经过杨绛先生的菜园,两个人也可以经常在菜园相会。虽然前途未卜,但是他们两个人偶尔会在菜园的渠边晒晒太阳聊聊天,还是很开心。钱钟书先生还经常将所见所闻所感写成诗词文章给杨绛先生看,他幽默的文笔给二人的生活增添了一些慰藉。

04

文革结束后,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获得了自由,终于回到了自己的家中。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一生,夫妻相爱,生有一女,叫钱媛。在年的早春,白发人送黑发人,钱媛去世。女儿钱媛去世,对杨绛先生夫妇的打击很大。当时钱钟书先生已重病卧床,杨绛先生为了安尉钱钟书先生,告诉他:“阿媛只是在沉睡中去的”。尽管心怀失女之痛,杨绛医院探望重病的丈夫,强打精神安慰他,亲自给他做饭吃,其实这个时候杨绛先生已经80高龄。年,钱钟书先生去世,从此以后就剩下杨绛先生一人。

老病相催,生活日趋艰难,可她依然坚强地尽力支撑起这个失去爱女的破碎家庭,哪怕就剩下她一人,杨绛先生也会带着“我们三”活泼快乐的精神活下去。只有这样,才可以宽慰远在天堂的丈夫和女儿。

05

很多人都对钱钟书先生和杨绛先生的婚姻赞美和羡慕,那么他们又是如何看待自己的婚姻呢?钱钟书先生评价杨绛先生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并用英国作家最理想的婚姻原话评价说:“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过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从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而杨绛先生对年轻人关于爱情的劝告:“我是一位老人,净说些老话,对于时代,我是落伍者,没有什么良言贡献给现代婚姻,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年5月,岁的杨绛先生离世。钱钟书先生与杨绛先生的人生三观、爱情,给世人留下许多佳话,让人心生敬意和羡慕,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erlanlan.com/grrz/3281.html